关于我们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 
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1983、1987年两次到 南极考察。1989年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行程5986公里,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演示文稿1 拷贝.jpg


马耀明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中科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站长。
主要从事大气边界层观测及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曾负责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15项, 同时是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全球能量水循环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和 “全球协调加强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的 中方总协调人之一。
在执行这些项目时,以马耀明研究员为首的研究集体在条件十分艰苦的青藏高原建立了近10个综合观测研究站及24个多圈层地气相互作 用观测站点(最高喜马拉雅山自动气象站近7000米),取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同时在2005年珠峰科考和2001-2010年国际合作项目执 行时,多次登上青藏高原海拔近7000米的山峰并取得可贵的观测资料。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42篇,EI 11 篇), 其中第一作者40余篇(SCI收录19篇,EI 7 篇),并以第一作者出版英文专著1部。马耀明.jpg

康世昌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冰芯气候和环境记录、雪冰和大气化学特征以及现代冰川和气候变化研究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甘肃省自 然科学一等奖、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青藏高原青年 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2次。现任国际 期刊“Atmospheric Research”副主编、“Frontiers in Cryospheric Sciences”编辑、国内期刊“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冰川冻土”、“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等多个学术刊物编委。CliC SSG成员,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 (IUGG)能力建设与教育委员会委员,IUGG/IACS和WCRP/CliC中国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 等。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基金委重点和面上项目、“973”项目、中科院先导性专项、国际合作项目等40余项,组织或参加极高海拔的 野外科学考察40多次。主要的学术成绩为:确立了青藏高原雪冰、降水和气溶胶化学成分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特征,为冰芯定年和认 识高原大气环境提供了基础,并评估了高原牧区帐篷内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水平;通过各拉丹冬冰芯记录揭示出长江源区最近20年来 的急剧升温,并利用器测资料全面分析了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通过冰芯和湖泊沉积物记录,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 污染物显著影响了青藏高原的大气环境;认识了北半球冰芯粉尘记录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并重建了290年来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历史。 这些研究成果拓宽和丰富了青藏高原大气环境和冰芯记录研究。已发表学术论著总计330余篇(册)(其中SCI收录论文170余篇),被 SCI论文总引用2500余次。康世昌.jpg

张百平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参加了青藏高原“七五”、“八五”和“九五”的考察和研究项目。对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如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羌塘高 原,可可西里,阿里地区,藏南谷地,山南地区,林芝地区等、喜马拉雅西段(巴基斯坦北部)、欧洲阿尔卑斯地区的地理与环境都进 行过考察研究,是我国既具有自然地理学背景又具有GIS应用背景的少数地理科学家之一。张百平.jpg

郭柯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3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参加过一系列重要的区域科学考察活 动:如横断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1984)、中-英贵州梵净山植物考察(1985)、新疆天山植被考察(1986)、中-美新疆荒漠植物考察 (1989)、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1987-1989)、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1990)、中-巴(基斯坦)喀喇昆 仑和西北喜马拉雅地区综合科学考察(1989)、西藏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考察(2002)、中-俄贝加尔湖地区科学考 察(2005)、青藏高原资料匮乏区科学考察(2012-2015)等;主持过2项973课题,2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性研究项目;主持和参加 过植被与物种资源信息共享等国家攻关课题和中国科学院的多项生态恢复与治理项目;参加过3项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项目,其中在“新 疆生态建设”中主持生态功能区划课题;参与过纳木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的规划工作。郭柯.jpg

刘少创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参加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青海省测绘局负责实施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计划,任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澜沧江—湄 公河源头水系分析和长度测量”,以此项目为基础,完成了尼罗河、亚马逊、长江、叶尼塞河、黄河、鄂毕河、黑龙江、刚果河和澜沧 江等十大世界著名长河的源头确定和长度量测。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点科学考察队,完成徒步到达北极点的科学考察。liu shaochuang.jpg

张文敬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所研究员
曾任西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赴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长江源头、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数十年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三赴南极 859.jpg

王乃昂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

兰州大学教授、沙漠研究中心主任、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成果:

[1]在寻求古气候证据研究方面,确定了花海湖泊晚冰期沉积物中的“碳库效应”及新鲜女木(YD)时期的降温幅度,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发现分布广泛的早全新世埋藏泥炭。 

[2]恢复重建了阿拉善高原晚第四纪高湖面与大湖期、全新世高湖面与泛湖期,在我国中部沙区发现了大量湖泊沙砾质岸堤,得出了一系列迄今为止较为精确的内陆河终端湖泊古湖面高程。
[3]重建了气候适宜期流域尺度的古水文,对干旱区全新世中期以来干旱化趋势和环境变迁模式取得大量地貌学、沉积学证据和新认识。复原了石羊河终端湖猪野泽湖面波动的历史过程,确定了全新世石羊河下游气候变化序列,在花海、猪野泽等湖泊沉积中发现多期风沙事件。
[4]定量、半定量解释了干旱区水资源形成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以及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代用指标,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气候与人文因素在干旱区内陆河终端湖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较为准确的界定了两种作用主导地位发生转化的时间点,确定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古湖泊退缩干涸、沙漠化的影响量级。
[5]提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是近300年来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
[6]研究证明巴丹吉林沙漠面积约5.2万km2,是中国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最大沙山相对高度约450m。在沙漠腹地发现近百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点,10余处野生胡杨残林,以及大面积的天然梭梭林。
[7]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的实地考察,确定了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六个唐代古城址与六胡州的对应关系。采用地形图、遥感影像、历史文献、考古发现、测年技术等多学科综合交叉方法,首次确定明代兴武营即是“六胡州”首城鲁州治城所在,为解决六胡州古城址这一悬而未决的历史地理问题做出了贡献。
[8]发现多处汉、唐古城址城墙中夹有砂质夯层,并据之提出了“夯层沙”的新概念,对“夯层沙”的成因、时代及其环境意义进行了解释。

王乃昂.jpg

陆龙骅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极地气象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气象学会: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委员会学术顾问、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员。2002年获科学技术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和南、北极考察、极地气象与全球变化等研究。曾8次赴青藏高原,2次赴南极、3次赴北极地区考察。有11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科普文章40余篇;在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大中小学、机关、工厂和社区等多个单位主讲科普讲座200余场。luronghua.jpg

张齐兵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Tree-Ring Research》和《Dendrochronologia》的Associate Editor, 《植物生态学报》编委委员。重点研究青藏高原的树木年轮气候学与生态学,多次组队赴青藏高原考察森林生态并采集标本。研究论文30余篇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Climate等SCI收录期刊上。 张齐兵.jpg